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搬網站了,以及GCVRZ的Update


這網站從我當兵開始,2013年2月份至今也過了近兩年了,想說時間也真的過的很快.

在這一兩年也真的跑了不少地方,看了不少事物覺得蠻充實的,尤其在中國內地也遇到幾位對我來說有很多啟發的朋友,不論是工作期間還是離職後打算全心專注在投資上面,我都打算每天花時間在研究國外和亞洲的股票,並花點時間在網站上分享價值投資的想法給亞洲的讀者.

原本有在跟蹤這網誌的朋友,往後請改到 http://www.linsvalue.com/ ,右下角也有輸入欄,請到那輸入email後去信箱收確認信,然後點選確認.





就這樣吧,接者討論到先前做過的一個投資的一點近況更新.



GCVRZ Update

這篇是給先前有閱讀過GCVRZ這個投資的朋友,若先前沒有了解過的人可能會不了解.
想了解的人,舊的文章在這邊:Genzyme Contingent Value Rights (GCVRZ)- Special Situation

在這邊簡單的介紹一下,什麼是GCVRZ.
這是一種特殊證券,簡單來說它不是股票,而是一個權利 (Right).
當時這權利的價格為 $2.00美元,也就是說付出這 $2.00/share買下這特殊證券的人將可能擁有最高到 $14.00/share的回報,但有某些條件需要達到.

這算是一張樂透彩券,不是大家口中的股票投資,投資企業這類的投資.它的條件,也就是除了達到一些銷售里程碑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通過美國FDA的認可,這是極具不確定性的一件事,也果真其他國家皆通過,只有FDA因為沒有Double Blind實驗而先拒絕了通過.

GCVRZ的權力價也從$2.00掉到了$0.50.
由於我跟我的朋友在2013年底時有將手中資金的一小部分買入了這證券,所以傷害不大,但老實說真的不好玩.

關鍵的是,這藥物還是有極大的可能會通過,只是被FDA命令去改良他們的Trial Process, 所以我也持有這小部分的資金到2014年的11月中,而最後因為發現更好的資金配置機會,且也不知道FDA到底哪時會通過(有可能會再拖數年),理性的來說最好就是將這筆資金轉到更好的機會上.

Here comes the fun part.

再我賣出後的一週內FDA通過Lemtrada, GCVRZ的權利金回升60%到$0.8/share. 當然這還是個loss position, 也是我很珍貴的一個學習經驗.當你種下一個壞的果實的時候,最後你就得為這結果負責,所以GCVRZ讓我對於每個投資更謹慎.

像我位好朋友說的,Focus on the process, not the outcome.

投資跟人生一樣,最重要的是那過程,而不是結果.我認為即便我早賣了幾天,回頭去看我當時賣掉GCVRZ的決定也是合理的,所以就不會過度在意這結果.

Anyway, 有興趣了解FDA通過Lemtrada的人,這邊有一篇文章:

In reversal, FDA approves Genzyme’s bid to sell MS drug in US
(Source: The Boston Globe, 2014/11/15)


謝謝一直以來有在閱讀我寫的文章的讀者,thanks for your supports,CHEERS!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What is investing?


Why I started this blog


一個人對於投資理財的觀念通常是從小到大身邊的環境和人的影響造成的, 你有可能因為親戚買房地產致富所以長大後將財富都放置房屋跟土地, 你也可能因為爸媽是做金融的而將錢放在基金, 也有可能因為親戚在股票輸大錢而永遠不再碰股票, 但我想說的是...大部份的人對於投資的觀念都是不對的, 所以常做出錯誤的理財決定. 若你能夠了解投資真正的本質的話, 你也會發現股票將會是你最好的投資工具, 但是你必須要學到對的觀念.

所以一切都還是取決在於你夠不夠了解什麼是投資. 股票投資就像一把刀一樣, 拿來切菜就是好的, 拿來傷人就是壞的, 一切都取決於使用的人是誰. 若你不夠了解的話, 股票將會變成一種賭博, 還不如不要碰, 所以我很贊同"不碰不了解的東西"這個觀念. 但問題在於, 大部份的人都無法判斷自己到底懂不懂, 或學習到的是不是對的觀念. 因為跟美國不一樣, 在亞洲能真正作為學習對象的人實在不多.



我在大學時期很幸運有機會到香港的一間投資銀行上課, 接觸到了幾位同樣對價值投資有興趣的專業經理人, 隨後唸到了"Margin of Safety"這本書而開始對價值投資有興趣. 再後來的幾年裡陸續遇到三位對我來說很重要的老師:他們各在美國, 台灣, 和上海, 都是對投資很有研究的value investors (價值投資人). 直到當兵那段時間才真正花時間開始鑽研 Warren Buffett (巴菲特) 跟美國的頂尖投資人的圈子, 就了解到投資其實跟大部份人想像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只要能夠真正的了解到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你就可以去用理性的方式去理財然後做資產的配置, 這不論是幫助你在了解股票, 房地產, 還是任何資產的投資都絕對有幫助. 我自從回到亞洲以後身邊也遇到很多同輩的朋友對投資這領域很感興趣. 但其實投資的書和理念有上百種, 只要一學錯的話那不只會賠掉退休金或小孩的學費, 還可能會浪費大半的人生在學一個空的理論. 加上語言和距離的關係, 更不能直接的去了解到國外這些比較成熟和正確的投資觀念.

我在上海的時候, 在一個價值投資基金工作. 我的老闆常常跟同事們說他覺得自己很幸運, 能夠在摸索多年後發現價值投資. 如果同事們能在工作期間能學習到什麼是價值投資, 這將會是比任何薪水都還珍貴的財富. 而因為我也是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投資, 我知道他說的話一點都沒有誇大. 

所以說這是我的passion, 我希望除了能夠花更多時間去研究投資以外, 能讓更多人去用更理性方式去看待投資. 藉由這個部落格去分享什麼是價值投資, 讓更多人可以在年輕時就建立對的投資觀念. 

有些人可能會說, 了解股票投資對我有什麼好處?
你有可能對股票沒興趣, 但是即便你沒那興趣或認為自己沒能力跟時間去了解股票, 那也沒關係, 因為有個東西”長期來講"比基金和房產都要好, 風險卻不一定更高, 這我在後面也會講到, 當然我也知道有時投資文章常會不小心寫的太文言文, 所以為了讓更多人能理解我會儘量更白話一點.

Ok, 廢話不多說, now let us begin.


不論財產的大小, 理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你的觀念將影響你做的每一個決定. 

在亞洲, 大多數的人都喜歡把資產放在房地產上. 房地產很穩定且也相對較容易理解, 所以很受歡迎. 但這並不代表它就是最好的投資選擇, 尤其是在經過前面十幾年的大漲後, 過熱的房地產市場其實對投資人來說也有一定的風險.

那該怎辦? 雖然我本身是研究股票的, 但其實我也不是固執的說財富就一定要放在股票. 像市面上產品五花八門, 保險公司有推出很多投資型保單, 雜誌上也報導很多基金產品, 銀行也有推出自己的理財產品, 有時也會聽到有人買紅酒, 茶葉, 黃金等等的. 但這些東西都不是最好的投資選擇, 我也只是經過了解後, 才更深刻理解到股票明顯就是最佳的投資方式.

那所以在這我想講三個東西:
(1) 什麼是投資?
(2) 價值投資與巴菲特
(3) 若不懂股票, 那要買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麼是投資

巴菲特在2012年Fortune的文章裡給予投資一個定義:
[We define] investing as the transfer to others of purchasing power now with the reasoned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more purchasing power — after taxes have been paid on nominal gains — in the future. 
其實他所要表達的就是投資是為了在未來(即便扣除稅金和通膨後)還可以獲得更高的購買力. 有點文言文沒關係, 因為重點在下面.




巴菲特把可以投資的資產分為三大類:
Three Types of Investments:

1) 貨幣型資產 (Currency-based Asset): 現金, 定存, 美國公債
2) 完全不會產出任何東西的資產 (Assets that will never produce anything): 黃金
3) 有產能的資產 (Productive Assets): 企業, 農田, 不動產




像是現金, 定存, 和國家公債等像是貨幣類的資產能提供的報酬率有限, 所以握有這種貨幣型資產的人會在經過通膨後, 財富不但不會增長反而很可能會變得"更窮".



(Source: Stock for the long run, Jeremy Siegel)




這圖代表的是若你在1802年, 將$1放入Stock (股票), Bonds & Bills (債券), Gold (黃金), 和通膨指數 (CPI) 所會得到的結果.

從上面可以得到, 若你在1802年放$1在:

股票               會在2006變成     $12,700,000
長期國債       會在2006變成            $18,235
短期國債       會在2006變成              $5,061
黃金               會在2006變成              $32.84
通膨指數       會在2006變成              $16.84

過了204年後, 股票將成長一千兩百萬倍.


一個兩百年份的圖表可能跟我們沒有太多關聯, 但我要表達的是:這結果絕對不是偶然. 不論你是拿200年, 100年, 還是30年, 結果都會是一樣的. 即便經歷兩個世界大戰, 多個經濟大蕭條, SARS, 內戰, 長期來講股票還是最賺錢的工具,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股票代表的就是企業, 而我想大家應該也都認同, 美國的農場就算再會生產小麥也不會比整個美國企業成長的快.
更不用說第二種 “Asset that never produces anything”, 那些沒有產值的資產了, 像是黃金, 一盎司黃金放在床底下一百年過後也還會是一盎司的黃金, 產不出任何東西. 可是麥當勞自從1940年第一家店創立以後至今也已經有超過35,000家店了. 企業是會成長的, 而股票代表的就是企業.


所以重點是: 當你在年輕時決定把手中的錢投資在哪一種資產時, 就已經決定你往後的財富了.


很多人常會說, "如果我在年輕時有把錢放在某塊地”, 等等的話. 的確能前面數十年以來挑中好的房地產會非常賺錢, 但我必須是說這也有一定的難度, 在1960年代誰能判斷深圳會變成現在的深圳, 上海陸家嘴會變成現在的浦東新區. 即便你挑中了, 財富成長速度也不一定會比股票快. 

假設你能在35年前就買了台灣首富王永慶的台塑公司的股票的話, 你在35年後的今天財富將會成長約550倍 (~55,000%). 所以若你把它當成一個自己的企業並”長期持有”這股票, 你財富成長的速度將跟王永慶家族的成長速度一樣. 但問題就是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把股票當做企業在看?

之所以大部分我們聽過接觸股票的人都賠錢, 是因為他們沒有以看企業的角度去看股票, 股票對他們來說是數字, 股市像賭場, 若不試著去大賭個200%就不刺激了. 在股市裡大部份的人在做的就是去“猜測價格"漲幅, 一定也不科學. “猜測價格"雖有可能讓你一年猜中翻十倍, 但長期來講你幾乎肯定會是個輸家. 這種盲目追求"價格"的心態也讓許多家庭破碎, 而看著美國的"價值"這個投資觀念也越來越成熟, 所以股票讓美國人越變越有錢, 但在其他國家卻不一定是這麼回事. 

若了解到投資的本質的話, 就會了解到股票是可以風險更低且長期來說比任何東西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到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而價值投資就是幫助了解投資本質裡最好的觀念.


正確的投資觀念也會幫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企業家
Buffett: I am a better businessman because I am a better investor

Why?

我身邊有時會有朋友來問我投資的問題, 而我常會問他們的一個問題:股票對你來說是什麼?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會聽到:賭博, 盯盤, 高風險, 炒作, 短線, 趨勢, 操盤等等的. 當然這些負面的詞來的不是沒有道理, 因為我想在亞洲多數超過95%的人都是用這種模式去看待然後操作股票, 每個人都想get rich quickly (快速致富).

但就像我剛說的, 這是錯的.

投資人必須要將股票當作企業來看. 其實會讓我對股票最感興趣的原因並不只是財富的增長, 而是我可以學到比商學院教的還要多的商業知識. 我不會每天看線圖跟盯著電腦螢幕, 也不會因此半夜睡不著覺, 因為即便做這動作20年我也不會變得更聰明, 那還不如不要投資. 真正的投資人會以研究企業的角度去研究股票, 所以在不管買賣幾個股票都會當做是要去100%併購一家企業. 


若我每天花點時間閱讀Bank of America(美國銀行), JP Morgan(摩根大通), Goldman Sachs(高盛), Wells Fargo (富國), HSBC (匯豐), 或招商銀行 (China Merchant Bank), 等銀行的年報以及CEO寫給股東的信, 那這習慣一旦養成, 10年後我絕對會變成銀行業的專家. 當然, 我現在自己也還辦法看這麼多年報, 但若可以閱讀頂尖公司的年報, 還有跟JP Morgan的CEO Jamie Dimon, Wells Fargo的CEO John Stumpf這樣的人學, 那時間積累後你將會培養出不一樣的眼光, 也更能判斷出哪些是值得長期持有的好公司, 哪些是絕對不能投資的公司. 同樣的若你花10年研究汽車產業的年報跟業內的期刊, 那你也很有可能會變成汽車產業的專家. 

去研究可口可樂在1970年代為何要去養蝦, 吉列刮鬍刀為什麼要去挖油田, 美國現在電視產業的大變化, 中國金融圈現在的快速轉型, 等等的問題都是很好的商業課題, 我相信也比商學院的課本要有趣很多.

這種商業知識對要管理公司或甚至創業的人也很有幫助, 若你想要創一個網路電商或社群網站, 那你可以去看阿里巴巴的招股說明書Facebook的年報(第13頁開始)也會一一列出所有的風險(Risk Factors). 所以真正的投資人跟整天盯盤常常炒弄短線的人不一樣, 他們會把買股票當成投資企業, 去評估價值, 而不了解的人就會跟著大眾去追求趨勢和猜測價格的漲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價值投資與巴菲特
Value Investing and Warren Buffett

所以若你想要變得最好, 那就得跟最好的人學.
If you want to be the best, you should learn from the best.

我想大家應該都聽過巴菲特的名字, 知道他是首富之一, 聽過他是股神, 但對於他是如何達到這樣的成果卻可能不太了解.

Buffett在年輕的時候遇到一個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書的教授, 名叫Benjamin Graham (葛拉漢), 並在他身上學到了什麼是價值投資. 1930年出生的巴菲特從1956年開創了Buffett Associates的時候只有26歲, 後來的Buffett Partnership, 到最後現在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 至今也已經過了58年.

Berkshire Hathaway現在是全世界前幾大, 市值$30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 (Forbes World's Biggest Public Companies), 且是靠巴菲特用極度理性的投資方式白手起家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




下面是巴菲特從1957年 (27歲)管錢到1968年 (38歲)的合夥人Buffett Partnership的績效.

請看"Partnership Results"和"Limited Partners Result", 這代表的則是他跟他投資人的績效, 而"Overall Results From Dow"指的是整的美國市場大盤的指數, 代表的是整個股市.

你可以看到Buffett Partnership遠遠打敗美國整個股市的績效:


(Source: Buffett Partnership Letter)


Buffett的Limited Partners投資人若在他26歲開始時投資Buffett, 那財富將在那10年期間每年成長約23.8%, 財富增長了接近10倍 (1072%).

下面是巴菲特後來的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從1968年後到2013年將近45年的績效, 左邊那排是Berkshire的"淨值"成長, 而中間排則是美國股市整體的一個指標 S&P 500. 在這邊你也可以看到雖然任何人都可以投資S&P500, 而得到每年約9.8%的報酬 (在48年期間成長98倍), 但巴菲特的績效也遠遠打敗市場, 每年約19.7% (翻了6935倍):



(Source: Berkshire Hathaway Annual Report in 2013)

真正懂投資的人就會知道, 其實投資最難的並不是一年賺80%, 而是幾十年以來平均都能有20%.

要達到80%並不難, 只要配上一些金融槓桿和投機就有可能達到, 但這絕對並不長久, 因為承擔的風險太高了, 而Buffett的績效是透過不斷降低風險達到的.所以談到這邊, 就會了解買股票除了要有正確的觀念以外, 還必須要有一定的商業知識和會計水平. 若你想要像巴菲特一樣在了解風險的情況下去增長財富, 就必須 (1) 將股票當成企業去投資, 然後 (2) 永遠記得去注意Price (價格)和 Value (價值)的關係. 

巴菲特一直以來也都不吝嗇於分享投資的看法, 所以只要是想要學習的人我建議把他前面近五十年的信全部看過 (Buffett Partnership Letters (1957-1970), Berkshire Shareholder Letters (1977-2013). 由於這是原文的, 看不懂原文的人其實還可以去找中文版的, 而等有一點觀念以後, 我建議下面這兩本書是一定要看的:
Margin of Safety 安全邊際
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 股市天才
或巴菲特老師Benjamin Graham寫的:
Security Analysis 證券分析
Intelligent Investor 智慧型投資人
像是www.books.com.tw或www.dangdang.com或www.taobao.com都可以買到書, 而在進入這些書以前, 最好先花些時間去了解什麼是價值投資跟巴菲特的故事. 只要願意花時間其實這些觀念都可以學到, 但若你不想花這時間在培養知識跟篩選股票, 應該要怎麼理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懂股票, 那要買什麼:Buy ETF





記得我們剛剛上面這張圖嗎?
有的人可能會說, 股票這麼賺錢, 跟我也沒關係因為我沒時間也沒能力選好的股票.

但巴菲特最近剛在2014年股東大會推薦大眾去買ETF (Exchanged-Traded Fund), 因為他了解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研究股票. 那什麼是ETF?

買ETF其實很簡單, 其實人人都可以開個戶, 然後透過網路券商去購買ETF. 
假設若你購買$1,000美元的ETF, 那這ETF將會幫你分散你的錢在某些資產上. 例如若購買美國的S&P 500 ETF, 你將會擁有一小部分的美國五百大企業, 這代表什麼意思?

這代表說若你看好美國的企業未來二十年將會像上面那張圖一樣成長約每年10%, 那你在二十年後ETF也會隨著企業成長.
當然, 就想我說的, 短期來講價格會怎麼變動沒人知道, 所以只要有耐心, 長期持有, 美國的企業將會幫你增長財富, 而透過分散你的風險也會最小化, 這就是ETF.

所以巴菲特也建議, 只要不是專業選股的投資人, 最好都是把錢放在像Vanguard ETF這種的市場指數裡面, 這樣不論是風險和報酬都會比上述的產品還更好.




(Source: Vanguard Stock ETFs)


所以說, 你只要將錢放在這個名叫"Vanguard Small-Cap"的ETF裡面, 你就可以透過Vanguard擁有美國市場中的1460只不同的小型股公司. 正因為股票代表的是企業, 所以只要能長期持有一個籃子且夠分散的企業, 這樣的Diversification(分散)將會幫你大大降低風險, 所以只要長期持有這個ETF你的報酬率就會落在8%~12%上下 (這約為美國股票歷年報酬率).

若你有$100萬元, 只要放每年平均10%的成長, 你將會在:

10年後有$259萬元, 成長2.5倍
15年後有$417萬元, 成長4.1倍
20年後有$672萬元, 成長6.7倍
30年後有$1,745萬元, 成長17倍
50年後有$11,739萬元, 成長117倍
(影片 Investopedia: Compounding)


在學到投資以前, 我也不曾覺得複利(compounding)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 但其實只要穩定成長, 時間拉長後即便年均10%也會非常有爆炸性. 愛因斯坦曾說過複利是世界的八大奇蹟: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    -Albert Einstein

股票將會是你最好的複利機器(compounding machine), 且透過長期持有一個分散的指數你將會擁有America Inc. 這家企業. 若你認為台灣的企業往後會比美國的企業賺錢, 那你可以買台股指數 (什麼是ETF, 台灣指數), 若你認定中國企業會更賺錢的話, 那上證跟深圳指數也可以參考一下.

假如你對於”企業” (也就是股票) 有信心, 且對於選股沒興趣, 那就把錢放在上述的ETF不會錯的. 你可以開個國際股票賬戶, 然後在網路券商上面直接購買像是Vanguard一樣的ETF, 相信你的財富在數十年後很有可能會比交給專業經理人或買房地產還要來的多, 而且可以不用去花太多心思在管理上. 

那假設你跟我一樣固執, 且又有時間和興趣去選股, 只為了賺取比市場指數更高的報酬率, 那就必須了解到投資的本質是什麼. 去唸頂尖投資人所寫的書和文章, 去閱讀某些產業的年報, 那三十年後的你將會比今天更聰明.

投資就像巴菲特說的一樣, 將今天本來可以去花的錢投資出去換取未來更多的購買力.
不過我認為這也可以應用到人生, 延遲享樂 (Delayed Gratification)也很重要. 在年輕的時候先多累積自己, 到老的時候才不會一事無成. 當然這不是叫你要每天關在家裡不出門, 而是像現在很多大學剛出來的人, 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很正常, 但如果能把出去玩樂的時間跟錢多分配一些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那二十年後的你將會很感謝今天的自己的. 像對目前的我來說, 這件事情就是去研究投資跟閱讀年報.

所以還是那句話, 如果你想要變得最好, 那為什麼不跟最好的人學? (If you want to be the best, why not learn from the best?) 
如果你也想了解投資, 那就去唸Warren Buffett, Benjamin Graham, Charlie Munger, Seth Klarman, Joel Greenblatt, Phillip Fisher, Peter Lynch的書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可能會想說為何我花了一大篇一直在說投資, 但卻沒有真的去解釋到底什麼是價值投資? 原因是要真正了解價值投資的話, 就必須要了解最重要的幾個觀念, 像是什麼是價值跟價格的不同(Price vs. Value), 還有如何去評估企業的價值等等的都很重要, 所以為了不要讓這篇拉得太長而迷失重點我就把其他的留到下一篇吧.

Happy investing!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The Berkshire Hathaway Weekend: Woodstock for Capitalists
波克夏股東會




在上星期週末我很幸運有機會能参加巴菲特的股東大會, 從上海飛到芝加哥, 再坐10小時的火車Amtrak到Omaha, Nebraska. 在這三天的活動裡 (五-六-日), 巴菲特準備了許多特別的活動讓股東可以參加 (如下圖).


由於要分享的東西有太多了, 我會在最後分享兩個股東會的筆記還有照片, 並在有時間在整理某些值得討論的點. 但在這邊我就不先賣關子, 精華是在中後半Ted Weschler的筆記. 沒時間但有興趣的人直接唸那段就好.








除了報紙上看到的星期五的Borsheim珠寶店迎賓晚會, 週六的股東會, 和週六的五公里賽跑及各種活動以外, 整個Berkshire Weekend(波克夏週)還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投資人, 到處都是些網上影片和文章中才能看到的人.


像週五晚上我在手扶梯上能遇到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CBS)的價值投資權威Bruce Greenwald, 還有機會跟他交流和照到相. 當時Bruce他們有辦一個CBS的晚餐, 由於我看到的時候已經太晚, 明年若有人要去可以提早去Graham & Doddsville網站提早報名. 像這次就有管理約$70億美金的話題人物Bill Ackman, 以及另外兩位對沖基金管理人對晚餐的貴賓進行演講.





 












很幸運的我也有機會能跟Kase Capital的Whitney Tilson講到話. 在起初學習價值投資的時候我從Whitney那學到很多, 雖到後來經過更多學習後發現Whitney的投資風格不是我想要的投資風格, 但他不斷推廣教育和價值投資所提供的資源在我早期學習時幫助我很多讓我更了解價值投資, 我對他也是十分的感激. (這邊有個他介紹價值投資的影片) 跟他對談中有提到他因為阿里巴巴持有Softbank (Softbank擁有約阿里37%的股權), 還有他剛從上海參加完投資聚會回來. 


我因為有在閱讀他的投資信, 知道他之後要去韓國, 也順道問了他去韓國是否為了買韓國特別股. 他說他現在只有持有現代特別股, 是他僅有的韓國特別股(so do I), 他也有興趣要去收購一籃子的特別股 (像Weiss Fund一樣).





Sunday at Borsheim

週日的馬拉松賽跑我的朋友還在電梯遇到Todd Combs (巴菲特兩位接班人之一), 並與Tracy Cool (28歲就擔任多家公司董座的HBS學生)及Ted Weschler拍到照. 早起的鳥真的有蟲吃, 我因為前天太累所以早上在睡覺就沒機會跟3T見到面與照相.


在週日的Borsheim珠寶店裡, 巴菲特親自在珠寶店裡賣珠寶, 只要你能購買超過$10,000美金的商品他就會親自為你服務, 沒有的話...就跟我一樣像這群人一樣站在外面吧.









不過當時還有兩位不得了的人, 一是美國兩屆西洋棋冠軍Patrick Wolff接受任何報名的人的挑戰. 圖片中可以看到他蒙著眼睛一對六, 只靠記憶就可以記下棋路跟棋盤. 






另一位是華裔的Ariel Hsin, 美國乒乓球冠軍及奧運選手, 從不到10歲就開始打乒乓球, 現在就讀普林斯頓Princeton的經濟及CSE(電腦工程)! 她媽媽跟我說她忙到都得在坐飛機去比賽時唸書, 如果一個10幾歲的小女生都可以這樣運用時間, 應該沒有人可以抱怨自己時間不夠吧?












Ted Weschler

而在Borsheim裡到處走逛的同時, 我遠遠看到一位我早上因睡過頭而沒機會講到話的偶像- Ted Weschler. Ted Weschler跟Todd Combs將會在Buffett和Munger離開後去接手波克夏的兩位投資長.當時的我很訝異在全是波克夏股東的活動裡, 為何沒有人認出Ted Weschler, 我想只有我跟我朋友這些groupies才會瘋狂到看到Ted會很興奮.




(Conversation with Ted)


對於Ted不了解的人, 我在此提一下他的背景.


53歲的Richard "Ted" Weschler曾經是一個較於默默無名但很成功的對沖基金Peninsula Capital Advisors LLC的管理人. 天生較於低調的Ted, 在一個只有43,000人的城鎮與兩個助理管理$25億美金. 我沒記錯的話, 他在十年內的年均報酬率約為26%, 也就是說第一年的$1,000會在第十年增值至$10,000, 翻約10倍. 



(投資最難的不是一年賺80%, 而是能在10年甚至30年都賺20%: 巴菲特在管理波克夏的50年來年均報酬為20%, 而在第一年投資他的股東可以在今天得到~7000倍的報酬. 對於股票大部分的人都想到get rich quick, 但長年compound複利這種get rich slower的方法才是正確的投資方法.)



於是, 我馬上就過去並請問是否有機會跟他合照, 也在事後趁機追問他一些問題.

Ted Weschler人也很和善, 果然記性也很好, 馬上就認出在我身旁, 早上跟他合照過的朋友. 當時也有其他人加入問他一些問題, 他從聊投資到對於接管波克夏的感想一一分享他的看法.




******

對於看一間公司, 他很看重兩點:

1) Return on Capital 資本回報率

2) Capital Allocation 資金配置


(以下這段為我的字, 不是Ted的) 這兩個詞乍聽簡單但其實意義很深, 每個人對這簡單的詞都會有不一樣的見解, 有些人也會錯的很深.


Capital Allocation則取決於管理人的決策, 一個好的資金配置者可以為股東創造更高的報酬, 而不好的資金配置者卻會幫股東燒錢.


(好的投資人跟企業家通常有好的capital allocation觀念, 巴菲特毫無疑問是百年能得一件的capital allocation天才. 而即便在市場比較成熟的美國, 能有好capital allocation觀念的企業家/CEO實在不多, 更說不上亞洲.)


Return on Capital則可以幫助你判斷什麼是優秀且值得投資的企業.


某些企業能夠運用較少的資金創造好的報酬, 而像是通用或現代汽車等汽車公司得投入龐大的資金才能擴充產能製造更多車. 但像是Visa或Moody's這種評比公司只需要將較少的資金投入有形資產(辦公室, 電腦設備)就可以創造更高的報酬.

舉例來說, 麥當勞曾經也是個Return on Capital較低, 需要大量投入資本的公司. 當它們還打算直營店面的時候, 就必須要買土地蓋店面和管理, 現在的麥當勞將business model轉為franchise (經銷)了, 雖然賺的錢得分更多給franchisee(經銷商), 但投入的資金更少自然Return on Capital更高.

這話題要談可以談的很遠, 像是ROC跟Return on Equity的差別和capital allocation等等, 有時間在另外討論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繼續剛剛的話題.
Ted Weschler也說到, 迴避擁擠的放空.
"Avoid crowded short. Obvious shorts are the worst shorts in my book."

(對於放空不了解的人可以去Google, 跟買股票相反 (Long), 放空(Short)的人會因為股票下跌賺錢, 上漲而賠錢.)


對於那些明顯的放空機會, 通常都是大家搶著放空的對象. Ted也提到雖然他不認識Bill Ackman, 也認為他很聰明, 但不了解為何有人會在放空某股票後還去跟全世界講.


另外, Ted也有提到若手上有過多的現金, 找不到投資標的可以做一些Pair trade, 且最好是S&P-related的. 沒經驗的人最好別試, 這當然也包括我.


Ted大小的事情都有聊, 從它為何不喜歡投資藥廠, 因為藥廠這個產業本身有很多誘因(incentives)去操弄市場和監管, 等等的話題.



我朋友也有問他說管理先前的"小"基金跟現在的"大"基金有何差別, Ted也很直接沒保留的回答. 當時他的fund可以投資的機會約有12,000到15,000個, 但波克夏因為太龐大, 全世界大概只有300家左右可以投資.


像是波克夏底下的中美能源這全美最大能源公司, 雖然Return on Capital不高, 但卻是極安全的投資機會. 現在對於波克夏來說最重要的是將大筆的現金放出去運作. 我想他的意思很明顯, 由於太龐大, 波克夏不能再向往常一樣注重資金報酬率.


我有開玩笑的問他說網路上曾傳言Todd每天唸500頁是否是真的. 他回說這傳言讓Todd很困擾, 因為Todd的目標是每星期500頁. 但我相信他們所指的500可能不包括個式報紙等刊物, 去揣測這些也沒什麼意義.



我最後問了他一個問題, 我想這對所有投資人都會很有幫助.



"你時是如何閱讀和準備你的投資工作?"

他說他平日時喜歡Randomness (隨機).

早上的時候他不嘗試去追求任何答案. 閱讀5~6份報紙還有一些專業刊物.
為了了解到零售業就去訂"Chain Stores"等雜誌, 而他閱讀家具"Furnitures Today"已經有20年了, 像"Nations Restaurant News"他也訂了30年. 手邊大約有60種這類型的刊物, 當然他也坦承不是每天都有時間閱讀.

我接著就詢問他像是Direct TV這樣的公司他會唸什麼, 他就說像是Warren Communication出版的Communications Daily是一個非常好的刊物. 由於Ted是一個Direct TV的大股東, 他說Communication Daily他每天看, 且還有其他幾家有關broadcaster(傳播)產業的刊物也都會定期閱讀.


他還說, 通常他投資組合裡得一家公司會啟發他去學習另外15~20家公司讓他定期跟蹤, 這樣他對於產業的動態就會有更好的點子. Direct TV是一家衛星電視, 你為了了解它, 就必須了解到它的競爭對手 (AT&T/Verizon 等電信公司, Comcast/Time Warner 有線電視公司, Dish 衛星同業等)還有上下游 (例如Californian Amplifier, 提供電視盒(我還沒去證實)的公司.


這是非常聰明的, 我也嘗試要這樣做, 但我本身有方向可是時間管理卻做不好, 所以沒能做到像他這樣每家公司都跟蹤上十家公司.


Ted也給個小建議, 若你有興趣了解, 舉例像是餐廳產業的, 你可以打去出版社說你要訂閱兩年, 但你要前面一年整年的刊物. 這樣你就不用慢慢定期等新刊物, 先預讀前一年的刊物你將會對這產業有非常大的了解.


這也是為何人們說價值投資是很簡單, 但又沒那麼簡單的一個領域.

任何人都知道好企業低價買進的道理, 但能真的這麼有原則的去了解每個產業的真的不多.

認真的人就會積極的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巴菲特曾在拍賣會上拍賣與他吃晚餐的機會, 在2010年有位匿名人士以$2,626,311標下, 而這位人士又在2011多增加$100美金以$2,626,411標下晚餐. 他就是Ted Weschler.

兩篇文章提供分享:




Ted Weschler











我從開始研究投資到鑽研(價值)投資也有接近三年了. 從以前當兵時會不斷聽巴菲特和其他價值投資經理人的電子書跟Youtube影片到閱讀股東信都沒這麼有感覺. 參加完股東會後, 又更感受到Buffett and Munger的智慧.


Two truly amazing people, with two truly amazing successors.

明年若可以我還會參加.

我想這股東會週末的整理就先到這樣吧, 我有記下一些巴菲特股東會的筆記, 由於是速記稍嫌凌亂我想只有我看的懂 (Evernote有興趣的人可以觀看另一個較於專業的筆記 (原文pdf版本和另一份專業的版本













<<< Appendix: Some Notes >>>
分享一些圖片和筆記





巴菲特在股東會分享的數據

(統計數據: 投票是否發放紅利)

波克夏A股
要              6,558    (1.09%) 
不要       583,865  (97.07%) 
棄權         11,071   (1.84%)


剔除巴菲特本身的股票
Excluding Warren's shares
波克夏B股:

要         13,927,026 (0.26%)
不要   660,759,855 (96.83%)
棄權       7,675,223 (1.13%)



(Source: Berkshire Hathaway Annual Meeting)

*****




巴菲特與對沖基金打賭, 看10年後這些華爾街金童是否有辦法打敗市場指數, 以下是S&P 500 對上 Protege Partners五家基金的平均.





2008 - 2013

S&P 500 vs. Protege Partners Wager Results:
For the Six Years ended December 31, 2013


年       S&P 市場指數               對沖基金Year:   S&P 500 Index     vs   Hedge Funds2008           -37.0                 -23.9% 

2009            26.6                   15.9% 

2010            15.1                    8.5% 

2011              2.1                   -1.9% 

2012            16.0                    6.5%

2013            32.3                   11.8% 

累積            43.5%                12.5%      


(2008-2013 Cumulative Return)

S&P index fund    43.8% 

Hedge funds         12.5% 

(Source: Berkshire Hathaway Annual Meeting)


Note: 市場上有九成的專業經理人都無法beat the market(打敗市場). 什麼是打敗市場? 你看到這些擁有高學歷的華爾街金童的投資績效可能在某年都很好, 但其實長期下來卻不如你將錢直接放進一個叫"市場指數"的東西. (如Vanguard的S&P 500指數) 買指數等於投資美國整體的企業的未來, 這種方法有兩個好處 (1) 不用付高額費用給經理人 (2) 績效可能還更高.

 (參考複利表, 如果你只在過去單純買市場指數的話會如何 check compound table)

*****





影片 (連結), Bill Gates, Charlie Munger, 跟Warren Buffett的對話約一個小時.


*****



Iowa: 從Chicago到Omaha間








巴菲特的家及Neighborhood












3 T's
Tracy Cool (左) Todd Combs (右二) Ted Weschler (右一)









星期六05/03排隊入場 (7:00am)





會場







最後一張圖片的speaker是中美能源公司的Greg Abel為了要回答一個股東的疑問來進行Q&A.





Piccolo's, 巴菲特最愛先去Gorat's吃晚餐在來這邊喝漂浮冰淇淋. 
服務員Ellen跟老闆娘Danna人都很nice, 跟她們聊的太開心所以她們就偷偷跟我說幾點要坐哪, 才會坐在Buffett跟Bill Gates旁邊.
雖然這餐廳在Yelp的評分不高, 我很強力推薦, 食物也很好吃 (very American).






















And last picture!

(Kiewit Plaza, Berkshire Hathaway Headqu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