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價值投資 Value Investing


"Long ago, Ben Graham taught me that 'Price is what you pay; value is what you get.' Whether we’re talking about socks or stocks, I like buying quality merchandise when it is marked down."- Shareholder Letter in 2008.

"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曾教過我,付出去的錢叫作"價格", 得到的是"價值". 不管我們討論的是襪子(Socks) 還是 股票(Stocks), 我喜歡當優質的產品變便宜的時候買它." - 2008年股東信.


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從1950年代20幾歲至今60年來一直強調的就是要理性的判斷任何東西的價值. 而投資代表的就是去判斷一家企業的價值, 然後決定股市給的價格合不合理, 是不是和投資.

舉個例子吧. 以下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公司迪士尼 (Disney)在02/21/2014的股票資訊.




DIS的市值是$1387億美金 (請看Market Cap: $138.75 Billion)
這是等於市場給這家公司的價格 (記住, 不是價值).

而剛公佈的財報說明2013年, DIS這家公司獲利(Net Income)約$60億美金 ($6 Billion).

(來源: DIS的10-K, p.57)


那現在投資人就得判斷這間在去年賺進約$60億美金的迪士尼是否值得你付$1387億去買下它.  當然你得到的還有它底下的所有資產 (遊樂園, 米老鼠商標, 存貨, 土地, 等等) 及債務 (銀行債務, 欠款, 等等).

付出$138得到每年賺$6值得嗎? 值不值得這就很主觀, 也考驗投資人對這家公司的理解, 這將需要經驗及基本的會計知識.

不過反之, 今天若金融海嘯來襲, DIS的市值跌到僅存$50億美金 ($5 Billion), 且你認為DIS的本業不被金融海嘯影響, 這可能就是你該進場的機會.




這種巴菲特式的投資哲學- 價值投資 (Value Investing),  是自從1930年期間由巴菲特的老師, 一位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葛拉漢 (Benjamin Graham) 提出.

葛拉漢當時寫的兩本名書導致巴菲特決定到哥倫比亞大學拜師 (Intelligent InvestorSecurity Analysis 也有中文版).

從那時起至今也有許多偉大的投資人驗證了價值投資才是最正確的投資方法. 更重要的是, 價值投資)並沒有限制說只有華爾街的大銀行或在美國才能將它發揚光大. 相反的, 身處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因為許多因素可能更無法正確投資, 這世界上很多價值投資人都是各自獨立學習且沒有龐大的分析師團隊跟在身旁. 每個人都有可能可以成為一個value investor.

Value Investing代表的是: 以一個遠低於價值(value)的價格(market price)來長期持有某間公司的股票.
當然投資指的可以不只是股票, 但是在這個部落格我希望只專注於股票.



來舉個價值投資的例子:


巴菲特在30歲左右的時候開了他第一間的投資公司,叫做Buffett Partnership(巴菲特合夥人, 對投資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閱讀他歷年的股東信, 會讓你受益良多).

在1961年一月的信中, 他提到他當年的一個投資叫做Sanborn Map.

當1938年的時候, 道瓊指數Dow Jones僅在$100-120之間游走, 而Sanborn當時股價是$110左右.
20年後在1958年, 道瓊指數Dow Jones來到了$550左右, 但是Sanborn的股價卻僅在$45.
在股市大漲的這20年間, Sanborn的股價不漲反跌, 但公司真的有比較"沒價值"嗎?


值得注意的是, 1938年的時候Sanborn持有大約價值每股$20的"現金與投資組合" (當時股價是$110), 而1958年Sanborn的"現金與投資組合"來了每股$65 (股價卻只有$45). 有了解基本會計的人就會知道, "現金與投資組合"就像現金一樣, 可以馬上兌現且是非常liquid的資產.

想像你當下馬上以每股$45的價格買下整間公司, 你馬上手上就有每股$65的現金在手上, 這是何等低風險的投資機會. 更不用去論說這間公司往後會給你帶來的獲利及紅利! 這就是價值投資 at its best.
(想要瞭解更多的人可以去閱讀1961年1月的信.)


當然這類的機會在資訊發達的現代裡會越變越少, 但想表達的意思是, 這只是巴菲特所有投資決定中一個簡單直接的例子. 價值投資讓巴菲特的資金有很大的保障(downside protection), 當你用$45塊買了別人手中的$65塊的時候, 再額外贈送一間賺錢的公司, 你這個投資決定的風險有可能比購買定存還要小, 畢竟定存可能會被通膨吃掉.

另一個重點, Sanborn個股價之所以會掉到$65元以下,就是那些持有股票的股東在受到驚嚇或恐慌的時候將手中的股票大量拋售, 無論價格是否合理. 相對的現在的股市中也可以看到許多用幾乎高到不合理的價格而購買一間沒價值的公司, 也因為這些人讓市場多了更多類似Sanborn這些好的價值投資機會.


價值投資這種思考模式可以讓投資人更理性且客觀地去判斷什麼價錢合理什麼不合理. 許多現在美國所有最大的幾個避險基金(Hedge Fund)的管理人都是理性的價值投資人. 
但是值得感慨的是這種思考模式在美國大約也只佔所有投資人的10%~15%, 在亞州更是少見.
這不代表亞州不適用, 雖然美國的控管及透明化比亞州完整, 但是相對的在亞州像Sanborn這樣的情形會比資訊傳播更迅速的美國還要多 (可參考另一篇文章: 美股 vs. 亞洲股).

可能有些人會想說, 那是五六十年前才會有Sanborn這種機會, 那他們可能錯了.
儘管在這資訊發達的世界裡, 股價所代表的絕對不是一個公司正確的價值.


看看:

1) 在2000年初的時候英特爾 Intel (INTC) 因為公布盈利的時候比華爾街預期的低於僅僅幾個百分點, 而股市過度反應大大拋售Intel股票,導致短時間內蒸發掉$1000億美金(三兆台幣)的市值.

2) 1962年的Flash Crash. 像IBM這種好比印鈔機的公司, 在開盤後短短19分鐘裡跌掉5.3%的股價, 且從隔天的$398.5掉到僅僅$355. 有趣的是, 不到半年前, IBM的股價還在$607.

當然這只是許多例子中的兩個, 像Wells Fargo (分析文章連結)這種世界頂尖的投資機會也在金融海嘯過後曾跌到不到每股$10美金. 但我要強調的是連這些全世界注目的頂尖企業也難逃投資大眾的瘋狂. 有些人人買股票只聽從他們的證券商, 電視節目, 或看什麼最受歡迎就買什麼. 連從來沒賺過錢的網路公司也有人可以瘋狂搶購.

不用說貴重金屬或房地產了, 任何東西只要在泡沫膨脹的時候都有可能讓"投機"的人賺錢. 在1630年的期間連鬱金香都可以變成炒作的產品 (Tulip Mania: Wikipedia).
只要是可以任何可以被販賣的東西, 金融市場絕對可以找的到賣家的.
所以在這種資訊發達但無奇不有的世界裡,人們再將資金投資出去的時候更需要理性判斷自己所購買的資產是否有符合帳面上的價值.


Happy investing!


(歡迎分享這個Blog及留下意見)

1 則留言:

雷浩斯 提到...

nice to meet you!
歡迎多交流,很高興遇到價值型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