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時事分享 News

在"時事分享", 我會將我最近唸過值得分享的文章Post上來, 並寫下一小段我的看法. 若有意見或提出看法的朋友歡迎在底下留言.

<<不斷更新中>>


08/2013
文章: "Prince Problem Supsends Nasdaq for Three Hours"
語言: English
來源: Dealbook (NYT)

  • 在8/22紐約的美股那斯達克交易所由於發生"技術性問題"而停止三個小時.
  • 正好我在停止的那一刻放入了一筆交易, 也由於這個技術性問題我的交易有2/3被取消, 只有1/3成功買入.
  • 許多人將責任怪罪至Nasdaq, 並聯想到前陣子臉書(FB)也因為技術性問題產生IPO當天發生故障, 股價下跌甚至傷害到商譽. Nasdaq也因此賠償臉書$10 million USD (約$3億台幣).
  • 故障的原因? 有人說連Nasdaq自己也不清楚, 因為至今發言人也沒有給個正確的答案. SEC也在配合展開調查, 連歐巴馬也都在關心此事. 到底科技的進步是為了讓人們有更少的錯誤呢? 還是已經做過頭了? 竟然會在這個平淡且交易量低的平日發生故障.
  • High Frequency Trading (高頻率交易), 許多投資人運用電腦讓交易, 通常只是milli-seconds之內的事情. 人們追求"速度"的這件事也曾被許多人抨擊是front-running, 但就經濟的角度來看, 讓高智商人才投入到這種high frequency trading本來就是浪費社會資源.


07/02/2013
語言: 台灣房市真的會泡沫化嗎?
語言: 中文 Chinese
類別: 台灣,  經濟,  Crisis
來源: 國政研究報告


07/01/2013
文章: Loan Practices of China's Banks Raising Concern
語言: English
類別: 中國,  經濟,  Bad
來源: New York Times

  • 從這篇文章側面的圖片解說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由於中國對於大型金融機構(銀行)有設限, 銀行為了吸取資金(客戶在銀行中的存款)不能給超過3.3%的利息. 那在經濟過熱的中國, 前面的十年裡所有經濟發展都直線往上的情況下, 每個銀行都希望能夠發放更多的貸款給人民. 但要能夠有足夠的資金, 就必須跟其他銀行來競爭. 
  • 這"資金的競爭"就造就了某些金融機構設法以超過政府設限的3.3%利息來吸取更多存款. 銀行就在外面另外設置了一個信託公司Trust Company, 由於政府管不著, 就用Trust Company來以約6%的利息來吸取客戶的資金. 這也是為何會有民眾不斷的收到銀行寄送的簡訊: “China Merchants Bank will issue a high interest financing product starting from June 28th to 30th. The product will be 90 days with a 5.5% interest rate. Please call us now.” "從7/28-7/30, 中國商業銀行將會發行新的金融產品. 這些產品有90天並給予5.5%的利息, 請馬上打給我們." 隔天又寄了一封提醒訊息告訴人民利息又再度升高.
  • 收到資金的銀行, 就可以已9%的利息放貸給其他的借款人. 這報導的例子就是- 土地開發家. 這中間9%-6%的利息=3%為銀行的利潤. 但重點是...要是這土地開發家付不出款來支付本金跟利息呢?那這骨牌效應想必會比美國的次級房貸還嚴重. 因為中國的整體系統跟應變措施還不及成熟的美國. 光是要能大約的預測或判斷風險到底握在誰手上, 就夠中國頭痛的了.



07/26/2013
文章: What's Hidden in Fannie, Freddie Settlements?
語言: English
類別: 美國,  經濟,  Bad
來源: Bloomberg

  • 專欄家Jonathan Weil質疑美國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 (FHFA)說為何他們只對外公佈UBS與Fannie/Freddie(房地美)的賠償金卻不願意公布奇異GE, 花旗Citigroup等等的賠償金額. FHFA的回應也很好笑,明顯的就是要將事情掩蓋. 當美國政府決定從UBS那買入$45億美金的衍生產品並在最後以$8.85億結束這個訴訟, 表示中間約$36.15億美金的金額為美國國庫, 或納稅人, 來吸收.
  • 美國政府會打算這樣將事情掩埋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 像這樣類似的事情在世界各地無奇不有. 就是有像Jonathan Weil這樣的專欄家願意去不斷的揭發這類的事情一個國家的人民才有力量能夠藉由媒體來抵制公家跟私人企業. 看來我們在亞洲某些國家, 的確很需要這類的媒體.




08/01/2013
文章: Blackstone, Deutsche Bank inTalks to Sell Bond Backed By Home Rentals
語言: English
來源: WSJ

  • 對於華爾街的securitization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檔案分享"去閱讀John Hempton寫的文章. 十分推薦.John清楚並非常有組織的列出他對這整個金融海嘯的看法,及時間點一直倒退到80's年的S&L Crisis. (原文).
  • 而Private Equity私募公司即將要把"房租"也給securitized(包裝)成衍生產品, Deutsche會將它們販售給投資人. 任何可以被賣的東西華爾街都會賣...但之所以會有這些supply的存在也是因為有那些投機性的Yield Hungry 'Investors'. 如果大多數的投資人都能有價值或理性投資的觀念, 這些產品也不會這麼盛行.




07/2013
文章: "Bond Yields Threaten Recovery in Global Banks' Balance Sheets"
語言: English
來源: CNBC

  • 對於現在ultra-low interest rate的環境, 市場終於開始面對Fed的QE3可能要終止的現實 (雖然早該預料到). 許多金融業的公司 (保險, 銀行, 等)因為手中握有龐大的fixed-income securities, 當利息回升的時候這些金融公司的balance sheet一定會被hit hard. 例如Bank of America手中握有$315 billion的美國公債跟MBS衍生產品. 這些產品的fair vaule在利息上升後就會往下掉 (as interest rate rises, bond yield drops). 我也曾email詢問過價值投資人Whitney Tilson關於這點, AIG手中的資產應該很容易會抹滅掉equity? 因為他跟我手中都有AIG, 而AIG擁有龐大的fixed income securities. Whitney說利息上升對AIG是個大Plus. 不過我想就像CNBC這篇報導內講的, 短期來看fair value的跌落一定會傷到這些公司, 長期來講net interest margin對銀行跟保險業都是好事. 但實際的影響我想應該也沒人可以預測吧.



07/01/2013
文章: "Pension Fund Takes Neighborly Advice"
語言: English
來源: WSJ

  • 這篇讓我想到先前唸過一篇Buffett寫的"You Pay A High Price for the Cheery Consensus". 期中裡面提到的是Institutional Imperative, 大型機構有很多的限制且大多都無法打敗市場. 所以其實這些擁有"高薪高IQ"分析師團隊的大型銀行並無法給投資人創造額外的附加價值. 我會在之後對於Buffett這篇文章post個翻譯.
  • Michael Corkery在WSJ中提到一個在賓州的郡名叫Montgomery County將打算把手中將近$4.7億美金的退休金pension fund從像JP Morgan, Goldman Sachs這類active management積極投資的公司轉為被動的index fund - Vanguard Group. 理由也想當簡單, 因為這些名聲響亮且"積極管理"的公司並沒有辦法產生更高的報酬率. 這些額外的"積極研究和分析"給予Montgomery Country 前三年有8.22%的報酬率, 而跟蹤S&P的被動index fund, 少了那龐大的投資分析研究團隊, 前三年yield 12.51%.
  • 這沒有什麼好意外的, 因為即便是看以往的數十年, 大約~85%的專業經理人都無法打敗市場 (例如被動的S&P index fund). 而這些"積極"也是要付費的, Montgomery以往都支付0.43%的費用給這些積極投資團隊, 相較於Vanguard的0.13%.
  • 由此像巴菲特說的, IQ在投資的世界裡並不跟報酬率成正比. 
  • 關於IQ這點我推薦這本書 "When Genius Failed", 裡面講到關於"長期投資公司LCTM"的故事. (中文版)


07/01/2013
文章: "The Capitalist’s Case for a $15 Minimum Wage"
語言: English
來源: Bloomberg

  • "The fundamental law of capitalism is that if workers have no money, businesses have no customers." -Nick Nanauer 是美國西雅圖的一位創投venture capitalist. 提出他對一個國家薪資的看法.  "資本主義的基本概念是, 如果工人沒有錢, 企業就會沒客戶."
  • 台灣的薪資停滯是很大的問題, 若又加上人才跟企業外流 (還有人口老化), 那這只會變成一個vicious circle, 經濟定會走下坡. 這其中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會相互影響的, 若一個不解決只會加深另外一個問題. 所謂的23K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



07/01/2013
文章:"Credit Tightens in China as Central Bank Takes a Hard Line"
語言:English
來源: New York Times

  • A detailed analysis on China's recent inter-bank lending rate hike - from 7.66% to 13.44 % in two weeks!
  • 中國於短短兩個禮拜將銀行間的利率從7.66%拉至13.44%, 中國政府明顯打算抽掉一些liquidity. 許多專家說道中國這樣做的原因是要打擊shadow banking, 並警惕市場必須更加注意風險及放款而不是盲目的參予仰賴中央銀行. 許多的shadow banking activity都資金來源都仰賴中央銀行, 所以這次利息上升的舉動會大大影響到這些excessive activity. 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好的, 畢竟每當人們常常engage in excessive behavior, 不知如何停下, 才導致歷史上會有這麼多泡沫. 政府的介入雖然導致中國liquidity的恐慌, 但其實以我非專業的角度來看中國此舉讓我對他們的處理excessive lending這件事有多少改觀.
  • Xiao Gang, 中國銀行的Chariman, 提出如何控管Shadow Banking的看法 (原文)
  • 附上一份 Credit Suisse的報告: (Link)

06/21/2013
文章: "Bank of America's Foreclosure Frenzy"
語言: English
來源: Bloomberg (Jonathan Weils)

  • 在去年的時候, Bank of America (美國銀行 代號:BAC) 的股價掉到約$4/share, 而當時的"帳面"價值少說為~$12/share. 由於我還沒有開啟美國股票帳戶, 我告訴我已經有投資股票的弟弟說, $4/share真的非常便宜, 你應該要買. 雖然我家人曾是美林證券(如今被BAC擁有)的客戶, 且我在美國時也在BAC開戶banking, 但對這家公司的內部管理完全一無所知....直到後來金融海嘯和開始培養閱讀財經報紙習慣後才更加了解這家公司.
  • Jonathan報導說有五位前任Bank of America(美國銀行)的員工爆料說BAC會鼓勵 (甚至發Gift Card獎勵)員工來欺騙客戶.
  • 美國政府為了挽救經濟及幫助有經濟困境的人們, 於幾年前實施了HAMP (Home Affordable Modification Program) "住家負擔重新更改計畫??" 它的用意是讓人們能夠重新改變他們原有的貸款, 在這利息低的環境中能夠refinance, 以更低的利息去取代原本較高的貸款. 這program不但可以幫助災戶, 還可以振作經濟. 因為對於一個社會來講, foreclosure 倒閉是你最不想看到的. 對於經濟的衝擊非常大, 所以政府不斷鼓勵銀行來實施loan modification 貸款更改...只是對於銀行來說, 他們常常可以從foreclosure拿到比loan modification更多的錢. 而這五位員工說, BAC甚至會叫他們騙這些申請HAMP的災民說文件沒收到,等等之類的藉口來延遲甚至reject申請.
  • 雖然我還是覺得BAC長期來看很便宜, 但對於他的法律糾紛及企業文化一無所知, 我弟當初沒有聽我的在$4/share去購買BAC, 失去了一個300%報酬率的機會, 我還是認為我弟弟當初做的是正確的決定.


06/2013
文章: "Hidden Numbers Make Banks Even Bigger"
語言: English
來源: WSJ

  • 美國的會計準則讓大部份的大型金融機構 (i.e. Morgan Stanley, Goldman Sachs, JP Morgan, Bank of America)都被允許不在報表上紀錄某些衍生產品, 這些沒被公佈off-the-book的derivatives甚至有將近於某些銀行的30~60%的資產之多. FASB美國會計公會有再討論是否要將這些衍生產品呈現於報表上來改進reporting,進而得到更準確的報表. 不過可預料的, 這些銀行也不斷的再反彈. 我們應該可以看到一些改進, 不過進展應該會很緩慢. 其中off-the-book derivative在資產中佔有最少的是Wells Fargo, not surprising.




06/27/2013
文章: “A Successful Investor Knows When To Be Arrogant And When To Be Humble”
語言: English
來源: Outlook Business India

Value investor Whitney Tilson分享他的經驗.

I remember years ago, I wrote him [Warren Buffett] a letter about a small company that I owned stock in called Huttig Building Products. This was at least 10 years ago. I thought he might be interested because he had bought a lot of building products companies over time. It was a spin-off from a larger company called Crane. So I wrote to him saying, here is a quick overview of a company that I thought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buying. He wrote back saying, “I remember that stock in the 1960s and at the time it was called Hutting Building and Sash.” He remembered it from 40 years earlier. Even friends with whom he had traded stock ideas with in the 1960s could never find a company that he wasn’t encyclopaedic about. They would call him up with these obscure little companies nobody had ever heard of. They would pick up the phone and say I have being doing research on XYZ company. He would know the whole story, the annual revenues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he would have read their annual reports for the last 10 years.
Tilson曾經寫信給Buffett推薦一個剛從Crane分出來的公司名叫Huttig Building Products. Buffett回說他記得在1960年時這間公司名叫Hutting Building and Sash. 


"Reading a particular book or attending a particular industry conference doesn’t amount to an expansion of your circle of competence." -Tilson
唸一本書或者參加某個特定的產業會議並不等於增加你的circle of competence (能力圈).





06/2013
文章: The Romantic Advantage
語言: English
來源: New York Times Opinion
  • David Brooks提出對美國品牌的看法, 以及為何中國即便增加了競爭力但還要有很多的轉變才能像美國一樣成為擁有好品牌的國家.


05/2013
語言: English
來源: Seeking Alpha Transcript
  • 對於想要了解金融業及美國房市的人, 能夠了解Wells Fargo及J.P. Morgan兩間美國大銀行的看法是很有幫助的. 這篇原文文章為Wells Fargo CEO John Stumpf 在這個會議上發表個人對銀行及房市的看法. Very insightful.



05/2013
語言: English
來源: CNBC

  • 美國政府最近在試著打即一種侵略性的放貸機構. 這些機構專門放高利息的短期貸款(payday loan), 而專門找尋弱勢群眾, 甚至許多退伍軍人都遭殃. 有一家名叫World Acceptance專門提供類似的產品(installment loan). 它的惡性已經引起許多人反感, 美國的CFPB消費者保護協會在積極的控管這類短期放貸的公司, 而也有許多價值投資人在聯合放空World Acceptance. 大約有~40%左右的股票市被放空的. 我會在<投資文章>分享裡面上傳一篇Citron Research在之前撰寫的投資文章. 裡面寫的非常詳細, 且是原文.




04/2013
語言: English
來源: WSJ
  • Apple自從股價下跌後, 打算採用一些更積極的回饋股東方式. 打算在2015年回饋$100 billion!給股東 (公佈當時市值約為$440 billion).
  • 看法: 這是很聰明的資金運用, 因位像Microsoft, Apple, 等公司能夠以僅僅低於美國10年國債Treasury數個百分點的利率籌到資金, 能夠得到這種極低的cost of capital並歸還給股東, 同樣也沒有破壞掉自己的資產健全度 (Apple依然有數billion的現金), 對股東及公司都是個win-win的局面. 相反的, 願意在yield這麼低的情況下買入以下這些公債的投資人可能就沒這麼幸運.
  • (Apple 10-year 2.415%, 30-year 3.883%; Microsoft 10-year 2.413%; 美國公債Treasury 1.67%)




04/2013
文章: Mason Hawkins to Dell's Super Committee: It's not about PC
語言: English
來源: 美國SEC網站

  • 價值投資人Mason Hawkins於回信給Dell的高層來表示抗議Dell被低價出售, 並提出為何股東應該捍衛自己的權益而反抗這項打算將Dell下市的槓桿收購 (leveraged buyout).


文章:
語言:
來源:

沒有留言: